商品詳情
大蒜喜好冷涼氣候,不耐暑熱,發芽適溫在 20~25 ℃間,生長適溫在 18-20 ℃,超過 25 ℃ 高溫生長不良,因此在台灣平地多於秋季種植。以種植時序而言,全台以彰化縣伸港鄉、和美鎮及線西鄉之播種時間最早,其栽培品種以和美種為主,此品種早熟及 耐熱,約在每年農歷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開始種植,在過年前後半個月即可上市,惟其蒜瓣較小,且產量易受當年氣候環境之影響,形成大小年的現象,但此時多值 蒜球青黃不接時,因此在物以稀為貴的狀況下,產量雖然不高,然售價較佳,因此歷年栽培面積皆維持在 160~200 公頃之間。但若市場尚有存貨,則較不具競爭力。搶早及利用產銷失衡之空檔,可說是彰化沿海地區大蒜產業得以維繫的重要因素。
然而為了搶早,提早種植的結果,提高了早蒜栽培管理上之困難度,產量相當不穩定,使早蒜的栽培存在相當的風險。在無法改變氣候狀況的條件下,如何應用栽 培管理技術,以改善早蒜生育條件、降低生產風險,為早蒜栽培成功之第一步。本文以生理及栽培觀點,就早蒜生產提出建議與看法,提供農民栽植之參考。
-
促進蒜種萌芽之管理:早蒜種植後,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即蒜種發芽的問題。大蒜的休眠可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為『真休眠』,也就是休眠組織本身會產生抑制物質或缺乏打破休眠的內生物質,即使在適宜環境下亦難生長。這種休眠期之長短因品種而異,一般為 20 至 75 天。真休眠結束後進入第二階段『後休眠』,主要受環境因子影響,因此只要不利環境因子去除後,即可恢復生長。因此『真休眠』在貯藏到種植這段期間多可順利自行打破,而限制早蒜栽培『後休眠』之環境因子主要為高溫。為克服高溫所造成之休眠問題,過去曾以激勃素、硫尿、硫氰酸銨、冰水、溫水、氰滿素、刻傷及低溫冷藏等方法克服,其中以刻傷及低溫貯藏較具效果。種植前若將蒜種貯藏於 5~10 ℃ 四星期可加速發芽,然低溫貯藏所造成之春化作用,雖縮短栽植期,達到提早收穫之目的,惟所結蒜球較小,蒜瓣數少,且易產生半天蒜,經濟效益並不高,難以實用化。因此目前多以時間及空間來換取大蒜之萌芽,在此條件下,增加稻草覆蓋厚度至少八公分,隨時保持畦面溼潤或利用噴灌皆可促進蒜瓣萌芽,出苗較整齊,不 過要注意排水,以免蒜瓣腐爛。
-
水份管理改進:大蒜葉片呈帶狀,葉面積小,表面有蠟質,具耐旱特性。但其根群多分佈在 33 公 分以內,為淺根系作物,且根毛較少,所以大蒜對水份之要求較敏感。然其根為肉質根,耐濕性甚弱。因此在水份的管理上相當重要。種植到萌芽前對濕度要求高,待其萌芽發根後,幼苗前期要減少灌水,促進根系發展,為將來地上部發育奠定良好基礎。種蒜委縮後,大蒜生長加速,應提前灌水,促進植株生長。除隨各生育階 段進行水份管理調整外,在早蒜栽培期間,由於溫度高,亦要配合天候狀況進行水份管理。在天氣晴朗豔陽高照時,最忌灌水,不當之灌水往往造成早蒜枯黃,因此最好能在傍晚溫度下降時再行灌水。排水較不良之田區,灌水後注意排水,避免田間積水,否則在次日豔陽高溫下,根部缺氧易造成肉質根壞死而腐爛。噴灌亦是不錯的方式,不僅提供植株水份且可降低葉溫,有利植株生長。
-
土壤管理:大蒜對土壤種類要求不嚴,但以富含有機質且肥沃之壤土為最好。因這類土壤疏鬆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適于鱗莖生長發育,蒜球大而整齊,品質好產量高。砂質壤土生產之大蒜,辣味濃,質地鬆,不耐貯藏;過於黏重硬實的土壤,根部發育不良,成熟期較晚。彰化沿海地區以沙質壤土為主,因此就土壤種類而言,已具備早蒜栽植之立地條件。大蒜栽培土壤酸鹼度最適質為 pH 值 5.5~6.0 ,過酸時根尖易變粗,停止伸長;過鹼則蒜瓣易爆,小實和獨瓣蒜增多,降低產量。經調查彰化沿海地區栽植大蒜土壤田區 pH 值多介於 4.72 到 4.89 間,屬於強酸性,因此最好於整地時配合使用石灰石粉或熏碳,每分地約 200 公斤,施用二週後再予種植。此外有機質肥料,對大蒜產量具正面效應。調查亦發現彰化沿海地區栽植大蒜土壤田區有機質偏低,建議在種植前能施用有機質肥料,或在一期稻作結束後至大蒜栽植前種植綠肥作物,以提高田區有機質含量。
-
耕作制度改進:大蒜忌連作或與其它蔥屬類作物輪作,因為這些作物在土壤中吸收的養份、根系所分泌之殘餘物質及各種病蟲害基本上相同。不停輪作或連作同類作物,容易缺乏營養,根系發育不良,植株大小不一致,苗弱葉黃,易罹病害,而降低產量及品質。為避免土壤連作障礙,目前彰化沿海地區栽植大蒜多與水田行一年期輪作。近年由於早蒜栽培失敗率高,加以一些土壤性病害透過與水稻輪作並無法徹底根絕,因此目前已有農民採行二年期輪作法,並獲致良好效果。所謂二年期輪 作法乃水稻 - 大蒜 - 水稻 - 蔥屬作物。深耕將底土翻起,亦可提高早蒜栽植之成功率。
隨著世界自由化腳步的接近,我國加入 WTO 在 即,加以近年來利用高溫貯藏大蒜之技術提升,大蒜之周年供應將不成問題。利用產銷失衡賣得好價錢之空間將被壓縮,好運氣將不存在。彰化沿海地區大蒜產業將 面臨調整與廢種之命運。為延續彰化沿海地區大蒜產業的生存,大蒜特有紅皮與辛辣味將是最大的本錢,在不要求提早生產的狀態下,應將栽種時間延後一個月至兩 個月,如此不僅可以減少病蟲害,降低用藥成本,並可提高產量與品質,增加商品競爭力。對於產量低下及品質不好之蒜田,應儘早廢種。
大蒜種植的施肥建議。以下是該建議的摘要:
酸性土壤改良:
- 農友牌鎂鈣肥: 每分地(約0.1公頃)施用80-100公斤,種植前約2週全面撒施,然後均勻耕入土壤中。
基肥:
- 生技12號有機質肥料: 每分地施用100公斤,整地開植溝時,條施於畦面下10-15公分處,然後築畦。
- 黑旺特43號複合肥料: 每分地施用50公斤,施用方式同上。
開根肥:
- 活力磷寶或活力生技營養劑6號: 每公斤肥料配合適量水進行淹灌,或稀釋300倍後澆灌土壤。
追肥:
- 第一次追肥(定植後約30天):
- 黑旺特1號複合肥料: 每分地施用20-30公斤,採畦面撒施或條施。
- 第二次追肥(定植後約60天):
- 黑旺特1號複合肥料: 每分地施用30公斤,施用方式同上。
- 第三次追肥(定植後約90天):
- 金旺特43號或黑旺特5號複合肥料: 每分地施用40公斤,採畦面撒施或條施。
- 第四次追肥(定植後約120天):
- 寶粒鉀或黑旺特4號複合肥料:每分地施用30公斤,採畦面撒施或條施。
噴灌肥(生長期):
- 活力鉀寶或活力生技營養劑1號: 每分地0.3公斤,可每隔1個月稀釋400倍進行葉面噴施。
這些施肥建議有助於提供大蒜生長所需的養分,改善土壤結構,並提升作物的抗病性和產量。
🧄 禾康大蒜施肥建議(轉換自台肥版本)
🌱 1. 種植前土壤改良(若pH過低)
- 磷礦粉:40公斤/分地,鎂、硫並微調pH
- 碩成有機肥:15包,補充有機質與土壤益生菌
- 禾康果樹肥:每分地40-50公斤,促進根系與改善土壤結構(取代生技12)
🔹 2. 基肥(整地施入)
- 好康633:5包,緩釋型有機氮源,適合秋冬季穩定供肥
- 粒粒甜 K-Mag:20-30公斤,與好康633混拌使用效果更佳
- 建議方式:於整地築畦前均勻混拌入15公分土層下
🔸 3. 開根期(定植後7~10天)
- 活力磷寶加禾康即溶肥 3號(10-32-18,高磷):500倍灌根
- 鈣勇白肥:500倍灌根,促進根細胞健康
- 金枝玉葉 + 木酢液:各300倍稀釋灌注,提高植株活力與抗性
📌 四、追肥建議:
時間 |
禾康施肥建議 |
約30天(第一次) |
禾康即溶肥1號(20-20-20):灌根 500倍,1公斤/分地一週一次 |
約60天(第二次) |
禾康即溶肥4號(30-10-10):灌根 500倍,1公斤/分地一週一次 |
約90天(第三次) |
禾康即溶肥2號(12-12-36):灌根 500倍,1公斤/分地一週一次 |
約120天(第四次) |
硫酸鉀或 禾康即溶肥2號(12-12-36):灌根 500倍一週一次
|
💧 5. 滴灌系統建議(如有)
- 每週施肥1次,依生育期搭配「禾康即溶肥」配方(詳如上表)
- 固定搭配資材:
- 金枝玉葉:300倍
- 鈣勇白肥:500倍
- 德國立補樂(液態氮肥):中期補氮時用,1000倍
- 禾康微量元素:每月一次,1,000倍加入系統
🧄 禾康大蒜有機農業建議表(不含化肥版本)
🔸 一、整地前土壤改良(酸性改良 + 有機質補充)
項目 |
建議資材 |
用量(每分地) |
功能說明 |
鎂鈣改良 |
鎂鈣肥+K-Mag(硫酸鉀鎂礦) |
各40-20公斤 |
提供鉀、鎂、硫,微調酸鹼值 |
有機質補充 |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
各5包 |
改善土壤結構與微生物環境 |
微生物啟動 |
木酢液 + 金枝玉葉 |
各300倍稀釋澆灌 |
活化根群與抑制壞菌,促進健康環境 |
🔹 二、定植後(開根期,7~10天內)
資材組合 |
稀釋倍率 |
功能 |
活力磷寶 |
500倍 |
提供高磷促進根系與鱗莖發育 |
鈣強液肥 |
500倍 |
強化細胞壁與提升根耐病性 |
金枝玉葉 + 木酢液 |
各300倍 |
改善根圈環境、提升抗性與活力 |
🔺 三、生育追肥建議(採分次滴灌或灌根)
時間點 |
資材組合 |
功能說明 |
約30天 |
好康633(有機氮)+ 黑金土 + 金枝玉葉 |
提供緩效氮源,葉片茂密 |
約60天 |
金枝玉葉 + 立補樂(甜菜氮肥)+鈣強液肥 |
補氮補鈣,防止葉黃促進生長 |
約90天 |
天然鉀肥鉀霸 + 海草滿精+ 鈣強液肥 |
果鱗膨大期,補鉀與抗裂鱗 |
約120天 |
天然鉀肥鉀霸 或 +鈣強液肥 |
鞏固鱗莖品質,提升耐貯與風味 |
🌿 四、有機微量與液肥補充
- 德國立補樂:1000倍,中後期補氮
- 海草滿精:500倍,全期可用,強壯根系與提升免疫力
- 禾康微量元素:每月一次,1000倍(含Mo/B)
🐞 五、有機病蟲害整合管理(IPM)
害物 |
有機資材建議(安全期短) |
天敵建議 |
潛葉蠅 |
極速安(苦楝油)+ 賽安勃(忌避) |
捕食蠅蚜小蜂 |
蚜蟲 |
金枝玉葉 + 極速安 |
瓢蟲、草蛉、蚜獅 |
炭疽病/軟腐病 |
木酢液 + 鈣勇白肥 + 金枝玉葉 |
使用好通風與田區清潔為重 |
白粉病 |
硫磺皂/礦物油(低毒)+ 木酢液葉面噴灑 |
改善濕度控制,勿早晚灌溉 |
📌 建議輪用藥毒所建議之資材」建議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