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栽培管理,禾康購物網

  • 訂單查詢
    聯絡我們
    購物說明
    訂閱電子報
我的購物車
讀取中...請稍候

商品編號:Potato

商品編號:Potato

馬鈴薯栽培管理

TWD$ 99,999,999

-請選擇-
運送&付款
運送方式
  • 貨到付款
  • 一般宅配
  • 匯款宅配(郵局)
  • 匯款宅配(彰銀)
  • 匯款宅配(合庫)
  • 匯款宅配(台灣PAY)
付款方式
  • 轉帳匯款
  • 宅配代收
  • 信用卡

商品詳情


🥔馬鈴薯施肥建議表(台肥版)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種植前2週(改良酸性土)

農友牌鎂鈣肥

每分地 80–120 公斤,全面撒施後翻入土中,調整土壤酸鹼值

整地時(施基肥)

寶效39號複肥

每分地施用 100 公斤,撒施後耕入土壤,作畦備栽

定植後(開根期)

活力磷寶 活力6號生技營養劑

稀釋 300 倍灌根或每分地 1 公斤兌水灌施,促進根系發育

追肥(定植後4週)

金旺特43號複肥

每分地 75 公斤,施於行間或株間後中耕培土,供應塊莖膨大所需養分

葉面補充(生長期間)

活力鉀寶 活力1號生技營養劑

每隔 14 天稀釋 400 倍葉面噴施,每分地每次約 1 公斤

📌重點補充說明:

  1. 基肥建議施足磷鉀肥,以利根部與塊莖發育,氮肥勿過量避免徒長。
  2. 開根肥建議提早施用,可提升整體苗勢與根系活力。
  3. 中期追肥以高鉀型複肥為主,有助塊莖肥大、乾物率提升。
  4. 葉面施肥可作為輔助補充,建議定期使用以預防缺素。
  5. 土壤情況不好先用烏綠改善,一分地1-2包

 

 

🥔馬鈴薯「禾康建議用肥版本」

一、整地前處理與基肥施用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種植前2

磷鎂鈣 + 大顆粒硫酸銨

各施 20 公斤/分地,撒施後翻入土壤,調酸性、促根發育

整地作畦時(基肥)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各施 5 包(合計約 125 公斤/分地),溝底條施後覆土

二、定植與開根期管理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定植當日或7天內

活力磷寶 + 金枝玉葉 + 木醋液

各稀釋 300 倍灌根,有助根系活化與初期病害抑制

定植後第10~14

鈣勇白肥 + 金枝玉葉

稀釋 500 倍灌根,可促進地上部與地下部均衡發育

三、中期追肥(塊莖膨大前)

時間點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定植後4

禾康2號高鉀肥 + 鈣勇白肥

稀釋 500 倍灌根或條施,每分地合計肥效約 75 公斤

塊莖開始膨大期

禾康即溶肥(2號) + 金枝玉葉

稀釋 1000 倍葉噴,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提升品質與硬度

四、葉面補充與缺素預防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頻率

生長全期(輔助)

藻禾康 + 禾康微量元素

稀釋 1500 倍葉噴,每30天一次,特別適合日夜溫差大地區

生長中後期

金枝玉葉(調節生長 + 葉厚)

稀釋 1000 倍葉噴,每7~10天一次,特別適合日夜溫差大地區

📌補充建議:

  • 馬鈴薯需深根與鈣穩定供應,定期施用鈣勇白肥可提升抗病與裂塊機率。
  • 中後期需提高鉀比例與葉片健康度,搭配金枝玉葉與即溶肥最有效。
  • 有排水性差地區可混拌少量木炭粉與有機肥以改良土壤結構。

 

🥔馬鈴薯有機栽培建議

一、整地與基肥(穩定供應 + 改善土壤)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種植前2

蓖麻粕 + 木炭粉(選用)

每分地150 公斤翻耕入土,可搭配木炭粉改善土壤緩衝力

整地作畦前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各施 5 /分地(共約 125 公斤),條施於畦溝,供應長效有機養分

二、定植與根系初期管理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定植後7天內

活力磷寶 + 金枝玉葉 + 木醋液

各稀釋 300 倍灌根,幫助發根、防止初期根腐與緩苗

定植後10~14

鈣強液肥 + 金枝玉葉

各稀釋 500 倍灌根,強化根部與地下莖生長

三、塊莖膨大前追肥與補充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生育中期(約30天)

德國立補樂(甜菜液態氮) + 鈣強液肥

各稀釋 500 倍灌根,補充有機氮源與提升結球前營養強度

膨大初期

粒粒甜硫酸鉀鎂礦(K-Mag + 金枝玉葉

條施每分地 15~20 公斤,搭配金枝玉葉 1000 倍葉噴促進品質與色澤

四、全期葉面與微量補充建議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頻率

生育全期(缺素防治)

藻禾康 + 禾康微量元素

各稀釋 1000 倍葉噴,每10141次,連續使用23

塊莖膨大中後期

金枝玉葉

稀釋 1000 倍葉噴,每7~101次,提升養分轉流與葉片厚度

🐞病蟲害預防管理(有機IPM

問題對象

有機對策建議

根腐病/青枯病

木醋液(500倍)灌根 + 鈣強液肥強健根部

葉蟎/蚜蟲

苦楝油或天然醫生皂素葉噴(500倍),搭配田邊天敵棲息植物

黑斑/疫病

短期噴施亞磷酸組 + 木醋液,保持植株體質與抗菌性

✅補充建議

  • 忌過度氮肥,避免徒長與塊莖發育不良。
  • 馬鈴薯怕積水,建議高畦栽培並維持良好排水性。
  • 高海拔或低溫區建議補充微量元素與天然鉀肥,避免裂球。

 

 

<馬鈴薯栽培管理>

 

馬鈴薯,茄科、茄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部位為塊莖,原生於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

馬鈴薯生育期間短(約90∼110天),適合時間不長的裏作栽培,在台灣的馬鈴薯則成為第二期水稻與第一期水稻之間的裏作栽培作物。

現在每年栽培面積大約為2,500公頃左右,栽培期以秋、冬季裡作最普遍。其中以雲林栽培面積最大,其次為嘉義、台中。

在傳統市場上所看到的馬鈴薯,大多是「大葉克尼伯」,是台灣產量最大的品種,以鮮食為主,另有

進口馬鈴薯「大西洋」,則做為加工使用。

●常見馬鈴薯品種

●生態習性

是生育期短的作物,栽培後 3~4 個月成熟。

種植適期為9月下旬至翌年1月。

◆溫度:喜好冷涼氣候,生長適溫為21℃左右為佳,<0℃有凍害,>30℃會發生高溫障礙。

◆土壤:以pH5.5-6.5適於塊莖成長。

喜土層深厚,質地鬆軟,富有機質,排水及通風良好的砂質壤土,過於粘重的土壤,不利薯球膨大,易造成薯形不整及表皮不光滑。

◆水分:為淺根性作物,需常灌溉,生育後期及結薯初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80%為宜,太濕或積水薯球容易腐爛。

◆光照:喜光作物,生長期間充分光照,有利光合作用。

◆不適合連作及或其他茄科作物(番茄、青椒、茄子、辣椒)輪作。

●栽培管理

●肥培管理

馬鈴薯對鉀肥需求量較多,生育期間須注重鉀肥之供應

●施肥建議

(圖片來源:Haifa官網)*馬鈴薯對氯敏感,因此必須使用無氯肥料,避免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實際用量應視植株大小、年齡做增減。

˙瘡痂病

俗稱貓面,只危害薯塊。表面出現木栓化、瘡痂狀淡褐色之斑塊,用手觸摸可感覺質感粗糙。被害薯塊品質和產量降低、不耐貯藏,且影響馬鈴薯外觀品質甚鉅,商品價值降低。●常見危害

●相關產品

●參考資料

1.Haifa<https://www.haifa-group.com/haifas-combined...... >.

2.馬鈴薯主題館. 行政院農委會.

3.王至正. 2019. 馬鈴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4.楊秀珠、余思葳、黃裕銘. 2012. 馬鈴薯之病蟲害發生與管理.

5.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2011. 馬鈴薯栽培管理技術.


馬鈴薯栽培管理

TWD$ 99,9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