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百香果栽培管理
百香果,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之多年生蔓性果樹。臺灣種植百香果面積,以南投縣種植面積最大,占臺灣種植比例達7成以上,主要栽培品種為大型紫色種「台農1號」,其餘為滿天星及黃金百香果,主要產期為6-12月。百香果高經濟價值,除可供鮮食外,目前有多樣之果汁加工產品。
(圖片來源:https://www.laws.taipei.gov.tw/....../A040270041046100......)、(李等,2008)
●生態習性
◆溫度:生長適溫介於15~30℃之間。
◆土壤:抗旱性良好,土質的要求並不高,通風良好的緩坡地最為合適,土壤pH值6.5-7.5為宜。
◆水分:需要良好排水系統。
◆日照:長日性,光照充足為佳。
●栽培管理
●施肥建議
*基肥亦可選用【田寶11號 400公斤 + 633 100公斤】替代
*實際用量應視植株大小做增減。
●百香果常見蟲害
(陳等,2016)、(劉等,2003)、(于逸知,2017)
●常見病害
疫病
▲好發環境:好發夏秋、連續降雨時期,此時濕度、溫度高,病勢發展迅速。
▲管理方式:
1.種植前適度施用有機質肥料及含鈣肥料【蚵殼粉160公斤/分地】,必要時進行土壤消毒
【氰氮化鈣30公斤/分地】。
2.雨季前使用【亞磷酸+氫氧化鉀】,稀釋500-1,000 倍,誘導植株產生抗體。
炭疽病
▲好發環境:高溫、高濕環境發生嚴重,4-9月降雨後是病害發生高峰。
▲管理方式:
1.高溫季節適量噴施施【含鈣肥料】,降低缺鈣所造成之傷害,減少病菌侵入之途徑。
2.雨季前使用【亞磷酸+氫氧化鉀】,稀釋500-1,000 倍,誘導植株產生抗體。
褐斑病
▲好發環境:病於初春即零星發生,隨著氣溫、濕度 提高,植株葉片數增加,罹病葉片也增多。
▲管理方式:
1.適當修剪,避免枝條過密,促進通風及日照良好,增進植株生長,並降低病勢擴展。
2.注重田間清園,清除罹病葉片,可減少感染源。
病毒病
▲好發環境:高溫乾旱時期蟲媒發生嚴重,易造成病害快速蔓延。
▲管理方式:故管理重點著重於昆蟲之防除與避免人為傳播。
1.懸掛【黃色粘板】進行誘殺與監測。
2.使用之器具,需經消毒後,再修剪另一植株,避免藉刀具傳播病源。
●相關產品
產品連結<https://gfcl.com.tw/......>
●參考資料
1.行政院農委會.
2.陳彥佑、余思葳、楊秀珠. 2016. 百香果整合管理
3.劉玉章. 2003. 東方果實蠅.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9:82-88.
4.于逸知. 2017. 百香果常見蟲害與管理技術. 臺中區農業專訊 98:16-19.
5.李文立、林榮貴. 2008. 百香果栽培管理. 農試所技術服務 74:4-8.
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