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絲瓜栽培管理
絲瓜為葫蘆科、絲瓜屬,一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台灣絲瓜可分為圓筒絲瓜及稜角絲瓜,以圓筒絲瓜為大宗,原產於熱帶亞洲,喜高溫即日充足之氣候,是重要夏季蔬菜汁之一。台灣最大栽培絲瓜地區為南投,其次為台南、屏東。食用部位為果實,果實老熟後則可當菜瓜布使用。
●生態習性
絲瓜生育強健,對於環境氣候及土壤條件需求較不嚴苛。
◆溫度:喜愛高溫,高溫下生長強健、發育快速,生育適溫在20-30℃。
◆土壤:土壤pH值在5.8-6.8之間為宜。
◆水分:耐濕性強、最忌缺水,土壤乾燥或無灌溉,產量低。
◆日照:絲瓜具有短日結果習性,如在12-2月短日照期間雌花發生較早而且較多,在3月以後長日照下播種,大多數品種不易發生雌花結果。
●品種
絲瓜可分為圓筒絲瓜及稜角絲瓜,大多栽培圓筒絲瓜為主。
(圖片來源:農委會)
●栽培管理
(圖片來源:農委會)
●肥培管理
●施肥建議
*即溶肥料施肥以量少、次多、濃度低為原則,約間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
*實際用量應視植株大小做增減。
*催花前追肥亦可施用有機質肥之好康果樹肥 200~300kg/分地。
●常見蟲害
(圖片來源:農委會、https://book.tndais.gov.tw/Magazine/mag49-3.htm、
https://farmsaas.ksi.com.tw/KMS/CKM02/Pest?id=108......)
●常見病害
萎凋病
葉片黃化,植株枯萎莖部有白色黴狀物,縱剖維管束變色。
好發環境:低溫時易引發病害發生。
管理方式:
1.晚植,溫度高時,病害侵入的比例降低,而且在高溫環境下,絲瓜生長較為健壯。
2.嫁接抗病根砧。
炭疽病
初期出現油浸狀小斑點,而後逐漸轉不規則褐色病斑。
好發環境:夏季高溫多雨時容易發生,害蟲製造傷口或高氮肥情況下皆可誘發本病。
管理方式::加強肥培管理及適度【施用鈣肥】及微生物肥料。
病毒病
植株發育不良、葉片嵌紋、萎縮或黃化,果實畸形或頂芽壞疽、植株矮化生長停止。
發生原因:病毒經由小型昆蟲如蚜蟲、粉蝨或薊馬作為媒介傳播,亦可能經由機械傳播。
防管理式:
1.在苗期防治小型害蟲,亦可降低媒介昆蟲傳播病毒機率,可用【黃色黏紙】進行密度監測,在適當時機即時以藥劑進行防治。
2.防治蚜蟲、粉蝨 、薊馬等媒介昆蟲。
疫病
果表上有水浸狀斑,嚴重果表有白色菌絲產生。
發生原因:隨灌溉水傳播,亦會隨雨水飛濺感染植株地上部病徵,最適發病溫度在28~32℃。
防管理式:
1.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2.【亞磷酸+氫氧化鉀】稀釋1000倍,每星期一次,連續2∼3 次。
●相關產品
產品連結<https://gfcl.com.tw/......>
●參考資料
1.農委會.
2.戴順發、黃祥益、陳育初、陳明昭. 2006. 絲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高農農技報導 73.
112.5.2
🥒 絲瓜栽培管理建議(適用直絲瓜/稜角絲瓜)
📍 一、環境與土壤條件
- 生育溫度:20~30°C 最適,忌低溫與過高濕度。
- 日照需求:全日照,光照充足有利開花與坐果。
- 土壤條件:疏鬆排水良好壤土或砂壤土,pH 6.0~6.5。
- 設施建議:搭設「A字型」或「單主蔓棚架」,高度1.8~2.2公尺。
🌱 種植與整枝管理
- 育苗定植:可直播或育苗移植,4~6葉期定植,株距40~50公分。
- 整枝方式:留主蔓摘心促側枝,側蔓結果後酌剪,保持通風。
- 授粉管理:自然授粉為主,溫室內可輔助蜜蜂或人工授粉。
🌿 禾康施肥建議(含有機資材)
🟤 基肥(整地前1週拌入)
資材 |
用量/分地 |
功能說明 |
好康果樹肥 |
80~100公斤 |
有機質來源,改善土壤與供應基礎養分 |
好康633 |
30~40公斤 |
長效氮肥,提升前期生長力 |
黑金土 |
30公斤 |
改良團粒、保水、促進微生物活性 |
粒粒甜K-Mag |
10公斤 |
鉀、鎂、硫補充,強化藤蔓與結果品質 |
🟢 生育期追肥建議(灌根/滴灌每7~10天)
生育階段 |
建議資材與方式 |
苗期初期 |
金枝玉葉300倍 + 鈣勇白肥500倍 葉噴或灌根交替 |
生長旺期 |
禾康1號平均肥(20-20-20)每週1~1.5公斤/分地灌根 + 海草滿精葉噴 |
開花結果期 |
禾康2號高鉀肥(12-12-36)每週1.5~2公斤/分地 + 鈣勇白肥交替灌根 |
補充營養 |
活力磷寶500倍/藻禾康1000倍,每10天輪流葉噴 |
有機模式:全程可用金枝玉葉、鈣強、立補樂、活力磷寶、藻禾康搭配使用。
💧 澆水與灌溉管理
- 苗期每日少量澆水,成株每2~3天澆1次。
- 設施栽培可用滴灌配合施肥,每次灌水5~10mm。
- 雨季避免淹水,建議高畦栽培+良好排水設計。
🐛 病蟲害與天敵建議(免登資材整合)
問題 |
建議資材與方式 |
炭疽病/白粉病 |
禾康甲殼素500倍 + 活力磷寶500倍,每7天葉噴交替 |
蚜蟲/薊馬 |
草蛉幼蟲每分地4~6瓶,每10天施放 + 苦盡甘來 300倍葉噴 |
小綠葉蟬 |
草蛉幼蟲配合天然醫生 300倍葉噴,每週交替使用 |
潛葉蠅 |
苦盡甘來/天然醫生交替噴施,並使用黏紙輔助監測與捕捉 |
根圈病害 |
禾康甲殼素 + 活力磷寶灌根輪替,強化根系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