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苦瓜栽培管理
連續採收作物用蚓激速液肥提高產量
(圖片來源:農委會)苦瓜為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作物,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為東方蔬菜之一。台灣最大栽培絲瓜地區為屏東,其他還有為高雄、嘉義、台中、南投等地區。苦瓜在臺灣多以白皮、苦味淡之大苦瓜較受一般消費者歡迎,近年來由於營養保健訴求及多元化食用方式盛行,綠皮之小果型苦瓜(俗稱山苦瓜)漸受重視,是炎炎夏日裡,開胃消暑的好夥伴。
●生態習性
◆溫度:耐熱性強、不耐寒,低溫時生長勢衰弱,在25-30℃和充足光照下,植株發育最快速。
◆土壤:排水良好之土壤為宜,土壤pH值5.5-6.5最適合。
◆水分:苦瓜爲淺根系作物,喜濕但不耐水浸,忌積水,雨季栽培需特別注意田間排水。
◆日照:苦瓜屬短日照植物,但對光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日照充足時生育結果較好。
*苦瓜忌連作,適於和水稻、豆類等作物輪作。
●品種
(圖片來源:農委會)
(黃祥益,2020)●栽培管理
●肥培管理
●施肥建議
*實際用量應視植株大小做增減。
*催花前追肥亦可施用有機質肥之好康果樹肥 200~300kg/分地。
●常見蟲害
(圖片來源:農委會、https://book.tndais.gov.tw/Magazine/mag49-3.htm、
https://farmsaas.ksi.com.tw/KMS/CKM02/Pest?id=108......)
●常見病害
(劉東憲,2018)
露菌病
苦瓜露菌病於葉片上產生黃色斑點。
好發環境:冷涼潮濕的環境發病,最適發病溫度為16~22℃。
管理方式:【亞磷酸+氫氧化鉀】稀釋1000倍,每星期一次,連續2∼3 次,在雨季前噴施,誘引植株產生抗病性,可添加【油劑】類展著劑,增加附著性。
炭疽病
初期出現油浸狀小斑點,而後逐漸轉不規則褐色病斑。
好發環境:夏季高溫多雨時容易發生,害蟲製造傷口或高氮肥情況下皆可誘發本病。
防管理式:加強肥培管理及適度施用【鈣肥】、【微生物肥料】。
(圖片來源:農委會)
病毒病
苦瓜受病毒病為害,果實表面成凹凸不平,結果率不佳,商品價值下降。
發生原因:病毒經由小型昆蟲如蚜蟲、粉蝨或薊馬作為媒介傳播,亦可能經由機械傳播。
防管理式:
1.在苗期防治小型害蟲,亦可降低媒介昆蟲傳播病毒機率,可用【黃色黏紙】進行密度監測,在適當時機即時以藥劑進行防治。
2.防治蚜蟲、粉蝨 、薊馬等媒介昆蟲。
(郭等,2021)
(圖片來源: 林有信)
細菌性果斑病
罹病葉片初期呈現水浸狀褐色斑點狀,周圍有黃暈,後續病斑擴大成為黑褐色壞疽病斑。
發生原因:屬種子傳播病害,發病幼苗定植於田間後,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傳播至其他植株。
防管理式:
1.使用健康種子與種苗。
2.種子消毒:種子以1% 鹽酸浸漬20分鐘後, 以清水流洗20分鐘、風乾後播種。
●相關產品
產品連結<https://gfcl.com.tw/......>
●參考資料
1.農委會.
2.郭建志、張世杰. 2021. 苦瓜細菌性果斑病之發生與管理. 臺中區農情月刊263:4-4.
3.黃祥益. 2020. 苦瓜栽培管理技術.高雄區農技報導 105.
4.劉東憲. 2018. 苦瓜葉斑病非農藥防治方法. 苗栗區農業專訊 81:19-21.
112.5.9
🌱 苦瓜栽培建議
一、選地與整地
- 土壤需求: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pH 5.5–7.0 為佳。
- 前作建議:避免連作,可輪作豆科或葉菜類。
二、品種選擇
- 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粗瘦型或長條型苦瓜品種。
三、種植時間(台灣地區)
- 春作:2–3 月播種,4–5 月開始採收。
- 秋作:8–9 月播種,10–11 月採收。
四、種植管理
- 育苗:使用育苗盤或苗床育苗約 3 週。
- 定植:苗高 15–20 公分時定植,行距 1.5 公尺,株距 45–60 公分。
- 誘引蔓生:需設立棚架供其攀爬。
- 修剪整枝:保留主蔓與前兩條側蔓,其餘剪除,有助於通風與光照。
🌱 苦瓜慣行栽培用肥建議(每分地)
一、基肥(整地時施用)
目標:促進根系發展與植株初期生長
肥料項目 |
建議用量 |
說明 |
台肥四號(20-10-10)或其他複合肥 |
30~40 公斤 |
供應初期氮與磷肥,促進發芽與幼苗生長 |
過磷酸鈣 |
20 公斤 |
改善根系與初期花芽分化 |
有機質肥料(好康633+碩成有樹肥) |
200~300 公斤(視情況) |
改善土壤結構與提供緩效性營養素 |
硫酸鎂(含鎂肥) |
10 公斤 |
防止缺鎂性黃化 |
二、苗期(定植後 7~20 天)
目標:建立健康株型、促進葉片生長與蔓長
肥料項目 |
建議方式 |
頻率 |
禾康鈣勇硝酸鈣 |
500 倍液灌根或1000倍葉噴 |
每 7~10 天一次 |
尿素 |
每次 1~2 公斤/分地 |
澆灌或追肥 |
微量元素液肥(含鎂、鐵、硼) |
葉面噴施 800~1000 倍 |
每 10~14 天一次 |
三、生育中期(開花與初果期)
目標:穩定營養供應,促進座果與果實發育
肥料項目 |
建議方式 |
頻率 |
台肥複合肥(15-15-15 或 13-11-21) |
每次 15~20 公斤追肥 |
每 10~14 天一次 |
硝酸鉀或氯化鉀(開花期) |
每次 5 公斤/分地 |
灌根使用 |
活力鈣寶或禾康鈣勇 |
葉噴或灌根 |
每週一次 |
四、結果期(盛果與持續採收期)
目標:加強鉀肥供應,提高果品質與產量
肥料項目 |
建議方式 |
頻率 |
禾康高鉀2號(12-12-36) |
1000倍葉噴或灌根500倍 |
每 10 天追肥一次 |
硝酸鉀/磷酸二氫鉀 |
500~1000 倍液灌根 |
促進糖度與果形 |
活力鈣寶或禾康鈣勇 |
葉面噴施或灌根 |
每週一次 |
五、灌溉與其他管理
- 澆水頻率:保持土壤濕潤但勿積水
- 搭配使用木醋液、微生物菌劑:提升土壤健康與抑病力
小叮嚀
- 苦瓜需鉀量高,結果期要加強供鉀。
- 若遇連續下雨,追肥頻率可微調增加。
- 合理搭配微量元素(硼、鎂、鈣)可預防生理障礙如畸形果或裂果。
🍈 苦瓜栽培專用|禾康即溶肥施肥建議(每分地)
生育期 |
建議用肥 |
稀釋倍數 |
頻率 |
主要功能 |
搭配資材建議 |
苗期(定植後 7~20 天) |
禾康 4 號生長肥+禾康鈣勇(30-10-10+Mg) |
500 倍灌根 或 800 倍葉噴 |
每 7 天 |
強化根系與葉片生長,促進蔓長 |
木醋液 500 倍 + 金枝玉葉 300 倍 |
花芽分化期(約定植後 3 週) |
禾康 3 號高磷肥(10-32-18) |
500 倍灌根 或 800 倍葉噴 |
每 7~10 天 |
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 |
金枝玉葉 300 倍 + 海草滿精 1000 倍葉噴 |
初果期至盛果期(結果中前期) |
禾康 2 號高鉀肥(12-12-36+禾康鈣勇) |
500 倍灌根 或 800 倍葉噴 |
每 7 天 |
提升果實糖度與膨大、改善果形 |
禾康鈣勇液肥 1000 倍葉噴 + 粒粒甜 K-Mag 作為基追肥 |
採收期(盛產期持續) |
禾康 2 號高鉀肥交替 1 號平均肥(20-20-20) |
500 倍灌根 |
每 7~10 天 |
維持穩定產量與品質 |
金枝玉葉每 10 天澆灌一次,穩果留果 |
💡 補充建議
- 施肥方式:滴灌、澆灌、葉噴皆可,建議交替使用以兼顧根與葉吸收。
- 搭配基肥:
- 好康 633 + 碩成有機肥(各10包/分地)
- 禾康果樹肥(20~30 公斤/分地)
- 粒粒甜 K-Mag(10 公斤/分地)
🐞 病蟲害與天敵建議
蟲害 |
建議防治方法 |
瓜實蠅 |
捕蠅瓶、天敵誘殺 |
🔄 建議搭配資材
- 木醋液:改善根域環境,500 倍灌根
- 金枝玉葉:促進根系與座果,300 倍灌根或葉噴
- 藻禾康/海草滿精:強健植株、抗病促長,1000 倍葉噴
- 鈣勇/鈣強液肥:防止裂果與缺鈣,葉噴或灌根使用
授粉管理
- 授粉期:開花初期可輔以人工授粉或使用「禾康好授粉」
如需進一步技術諮詢,歡迎聯繫 禾康肥料,我們將提供 專業建議與訂製施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