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付款後出貨!
規格:1張(3x4公分)
出貨:7~14(實際出貨天數需依養蟲室為主)
建議用量:每株玉米掛一小片,或是每分地平均分散施掛36小片。
(1)玉米螟赤眼卵蜂屬昆蟲寄生性天敵,體型微小。卵期、幼蟲期及蛹期在玉米螟卵內完成,因之被稱為卵寄生蜂,被寄生的卵,最後羽化出赤眼卵蜂,而不是孵化出玉米螟的幼蟲。
玉米寄生蜂(例如玉米螟赤眼蜂)是一種常用的生物防治工具,用於控制玉米害蟲,尤其是玉米螟的數量。使用寄生蜂的時機至關重要,因為它們的寄生效果與害蟲的生命周期息息相關。以下是建議的使用時機和注意事項:
最佳使用時機
1. 玉米螟卵期
• 寄生蜂主要寄生在玉米螟的卵上,因此應該在田間監測到玉米螟產卵高峰期時放蜂。
• 一般在玉米螟發生前的5-7天開始釋放寄生蜂,連續釋放2-3次,每次間隔5-7天。
2. 田間害蟲監測
• 使用昆蟲誘捕器或觀察玉米植株葉片,確定玉米螟的卵塊出現時進行放蜂。
• 當卵量達到一定密度(如每100株玉米有2-3卵塊)時,是放蜂的理想時間。
具體操作方法
1. 放蜂數量
• 每次每畝地釋放寄生蜂約3,000-5,000頭(根據害蟲密度和田間情況調整)。
• 放蜂後,寄生蜂會在田間尋找害蟲卵並進行寄生。
2. 分散均勻放置
• 將寄生蜂卡(含有寄生蜂卵)均勻分布在田間,避開陽光直射和高溫。
3. 適宜天氣
• 選擇在晴天或陰天無雨的早晨或傍晚放蜂,避免大風和下雨天氣。
注意事項
• 定期田間調查:放蜂後,應每隔3-5天檢查寄生效果,觀察卵塊的寄生率。
• 避免農藥干擾:放蜂前後避免使用廣譜性殺蟲劑,否則會影響寄生蜂的存活。
• 與其他措施結合:可與種植抗蟲玉米或物理防治(如殺卵環)配合,提高防治效果。
透過科學的放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玉米螟的發生率,同時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有助於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