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需預訂
蔓花生2寸10盆
蔓花生又稱為長啄花生,學名:Arachis duranensis,原產於熱帶亞洲及南美洲,與花生同為豆科Fabaceae(蝶形花科)植物,但植株比花生小型,高5-15cm,多年生宿根草本,莖呈蔓性,匍匐生長,有明顯主根,鬚根量也多,均有根瘤,複葉互生,小葉兩對,長1.5-3㎝,寬1-2㎝,晚上7時後會閉合,倒卵形,全緣,黃色蝶形花,花色鮮豔,花量多,自花受粉,單花花期約1天,但開花後不易結莢果,果殼薄,結果時間長,果實易分散,收穫率低,所以幾乎採不到種子。
蔓花生的生長性強健,莖節易發根,四季常綠,春至秋季均能開花,貼地平坦,草層厚度為4-10㎝,在全日照及半日照條件下生長良好,有較強的耐陰性,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生長適溫為20℃-30℃,有一定的耐旱、耐熱性,但耐寒性較差,所以冬天生長較為停滯。
因為繁殖種子量少,所以大多扦插繁殖,以春、夏、秋季為佳,扦插時選擇健壯中上部莖段,插穗以3-4個莖節為佳,基部離節間約1㎝長,1-2節插入土中,約1-2週即可發根,發根後去掉頂芽,可抑制其頂芽優勢,促進分枝。
介質採用乾淨河沙或泥炭土。扦插後噴水保持濕潤,待根部飽滿後即可移植。栽培土質以肥沃壤土為佳,日照和排水條件需良好,如過要作為地被植物,行株距以15㎝×15㎝為宜,栽培期間需30-60天禁止踐踏,短期內可形成緻密草坪。施肥量依生長勢而定,每1-2個月施肥1次,莖葉老化時須修剪,春季可強剪。
蔓花生對有害氣體抗性較強,是非常植好用的地被植物,也適合吊盆懸垂栽培,也可用做土壤改良的綠肥作物,水土保持覆蓋等用途。
多年生花生之栽培與利用
文/圖 吳昭慧 連大進
沿著嘉義至新營台一線公路兩旁,可以看到為大地添妝黃花點點的地被植物-多年生花生。多年生花生除了可供景觀地被植物之外,尚可利用於果園草生栽培及青刈飼料,是具有發展潛力的豆科植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曾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Arachis glabrata的兩個品種Florigraze及Abrook,此兩個品種起源於南美洲,甚少結實,一般以枝條扦插或匍匐莖繁殖。而1992年台灣大學試驗農場從澳洲引進Arachis pintoi的品種Amarillo(亞瑪莉樂),此品種起源於巴西,可利用種子、匍匐莖或枝條扦插繁殖,其耐濕性及耐旱性較A. glabrata佳,目前在台灣大學農藝系及本場進行地方栽培適應性評估,本文將針對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之栽培與利用作一簡介。
(多年生花生種仁)
(多年生花生結莢情形)
植物性狀
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新鮮種子具有休眠性,可以於35~40℃處理10天,以打破休眠。生長多年植株根系極為發達,主根強健,根系間有根瘤菌共生。具有匍匐莖及地下莖,剛種植莖會先匍匐生長,而後直立生長,形成厚度約20公分之緻密草皮。葉片為羽狀複葉,長橢圓形,小葉4枚,與食用花生相似。花黃色,長12~17公厘,寬13~18公厘,花梗伸長於花冠之上,週年可開花,子房柄可伸長20多公分於地表下5~10公分處發育成果莢,通常一個果莢只有一粒種子,果莢長10~14公厘,寬6~8公厘,種子淺褐色,長8~11公厘,寬4~6公厘,百粒重11~20公克。在生育過程中甚少發生病蟲害。一般種植後約6個月可以形成草皮,在這段時間必須進行雜草防除,待草皮建立後即能有效防除雜草。
適應性
亞瑪莉樂花生適應性廣,原產地位於巴西中部,當地氣候10月至翌年5月屬於潮濕的亞熱帶氣候,降雨量高達1,800~2,000公厘,而6月~9月則屬於乾旱期,降雨量只有200公厘左右,對這兩種不同型氣候環境亞瑪莉樂花生適應性已不是問題。由過去引種經驗,該品種不僅在年雨量1,100公厘以上可以生長良好,而且耐旱性佳,雖然在旱季時有落葉現象,生長緩慢,但仍可以維持4個月以上的旱季存活,待雨季來臨時再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通常都種植於平地,不過文獻記載在哥倫比亞海拔1,400公尺的咖啡園中仍可生長良好。遇到霜期時地上部會壞死,但地下部仍維持生命力,霜期一過會重新再生長。耐蔭性強,有遮蔭的環境生長較全日照環境佳,遮光率70~80%之環境仍生長良好。對於土壤的選擇性不嚴,排水良好含有機質3%以上的砂質壤土最適合,而本身因具有與根瘤菌共生之特性,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因此貧瘠的土壤同樣可以生長。亞瑪莉樂花生可生長在重金屬鋁及錳污染的酸性土壤,但是對鹽分地敏感,生長會受到抑制甚至無法存活。
(多年生花生開花情形)
(多年生花生作為公路邊坡之覆蓋)
(多年生花生扦插用枝條)
一、地被景觀植物
由於多年生花生栽植後,一年四季綠油油,且四季開花,黃花點綴,可利用於休閒農場之觀光果園或利用於花壇、安全島、公路邊坡以增添一項美景。在馬來西亞一公路的邊坡就種植培地茅(Vetiver)防止土壤崩塌,而於培地茅草籬未形成之前,於培地茅行間間作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由於具有固氮作用,可提供培地茅養分以及覆蓋培地茅草籬未形成前之土壤小蝕溝,而且黃色小花點綴公路旁,既實用又美觀。
二、果園草生栽培
地被植物做為果園草生栽培的利用漸漸受到重視,近年來國外把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推廣於果園草生栽培,作為覆蓋作物,頗為成功,例如在夏威夷就有許多咖啡、香蕉、棕櫚園種植亞瑪莉樂花生。其具有低矮匍匐及不會攀爬特性,耐旱耐濕性佳,與果樹主要病蟲害無共同性或寄主的關係,且耐蔭性佳,一旦草皮建立可長久保護土壤,並且有效防除其他雜草。此外可與根瘤菌共生,固定空氣中氮素,增加土壤氮素來源,最適合缺氮肥或缺有機質的土壤應用。而且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被覆地表,可截阻雨點打擊,不僅抑制土壤沖蝕,同時防除雜草,降低管理成本,並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增加土壤有機質,根系枯死腐爛後,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使土壤透氣性及雨水入滲率提高,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緩和微氣候及地溫之變化,有益果樹生長。
三、優質豆科牧草
草食動物如牛、羊、馬等畜產業的發展,有賴於優良牧草的供給,豆科牧草一般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礦物質及總可消化營養分,有助於草食動物成長發育,對於乳牛更可提高泌乳產量及牛乳品質,因此優質牧草對畜牧產業發展相當重要。而台灣牧草多以禾本科為主,豆科牧草都仰賴進口,若能有效開發豆科牧草,讓禾豆科牧草混植,對提昇草食動物產量及品質將有很大的增進,牧草地之生態亦能更趨於平衡。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是一高品質的熱帶或亞熱帶多年生豆科牧草,可青刈調製乾草、青貯,也適合於放牧,不僅可單植,也可和多年生禾草混植。試管內消化率高達60~76%,氮含量2.3~3.0%,磷含量0.18~0.37%,營養價值高,可供應牛隻任何階段成長的需求。
栽培管理
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的栽培管理依照用途及種植方式有所不同,也依環境氣候及土壤條件有所變化,根據哥斯大黎加及哥倫比亞等國外研究報告顯示,多年生花生每公頃種子產量約200~7,000公斤,以種子播種則每公頃需要20~25公斤種子量,行株距為50×30公分,種植深度2~3公分,必須覆土以確保發芽率。在國內種植多年生花生亞瑪莉樂確實可以順利開花授粉生產種子,但是有關種子生產試驗資料尚未完備,必須進一步探討以利推廣,就目前而言還是以扦插匍匐莖繁殖居多,依果園覆蓋之栽培管理說明如下:
一、種植季節
於晚春至早夏溫暖季節進行果園雜草清除後即可種植,種植時土壤保持濕潤,若未能有充足水分灌溉,待雨季來臨時種植,以利草皮建立。
二、種植方法
由於果園多年生花生種植時,土壤未經鬆土,以扦插方式較撒佈種植適宜。扦插用的匍匐莖15至20公分,採密植方式以利草皮快速建立,一般建議行距20公分,株距15公分,以開溝或穴植方式種植,匍匐莖約5公分埋於土壤中,扦插初期充分灌溉,以提高扦插成活率。
三、施肥
一般果園肥料施用常有過量情形,草生栽培是否要加以補充肥分,應視果樹生育狀況而定,通常多年生花生可以自行固定空氣中氮素,以及截取土壤中流失或淋洗的養分,無須額外補充肥料。
四、雜草防除
生育初期要加強雜草拔除,減少雜草與其競爭,加速地表覆蓋。闊葉性雜草可利用割草機或鐮刀在多年生花生植株上方約10公分割草,一般密植方式約3個月可達90%之覆蓋率,待多年生花生草皮建立後,將能有效抑制其他雜草生長。
五、注意事項
多年生花生遭嚴重乾旱後生長顯著減緩,可先刈割這些不良者,後續再生者可恢復正常的活力。在乾旱地區一、二年生果樹無充分水源灌溉,多年生花生種植不要太接近果樹樹幹,以減少對果樹的影響。
目前多年生花生在國內的推廣及利用還未普及,主要原因在於以匍匐莖繁殖,不是那麼容易快速,且地被植物建立後如何省工管理維護都是問題,有關這些方面尚需研究單位進一步探討解決。但無疑義它確實是具有利用價值的豆科植物,未來若能克服採種技術層面的困難,以種子大量繁殖方式來取代匍匐莖扦插繁殖方式,必然可解決栽培上成本偏高及存活率低的一些問題,相對地經濟栽培效益將獲得提高,當可預期多年生花生將成為台灣休閒景觀產業重要資源。